[2024.12.17]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清華開講
國立清華大學今天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、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(Steven Chu)以「實現淨零排放之機遇與挑戰」為題,對師生發表演講,並與校長高為元對談。他以鐵達尼快要撞上冰山為喻,表示要從燃煤燃氣轉往淨零碳排還需要時間,但我們已沒有時間可浪費,需集眾人之力,儘速掉轉船頭。
朱棣文在美國出生,雙親均為清華大學校友,因此今天來訪清華另具意義。
朱棣文此次應清華台北政經學院之邀訪台,今天下午在台積館孫運璿演講廳發表演講,也接受現場提問,共約3百位師生、學者及民眾報名聽講。台北政經學院首席學術諮議、中研院院士王平是此次邀請朱棣文訪台的重要推手。
來到清華大學,朱棣文也開啟教授模式,介紹他領導研究團隊正在進行的碳捕捉、碳封存及電池技術。他一向主張核能安全,演講中特別展示數據,顯示燃煤造成的死亡人數千倍於核能,核能甚至比風力、水力發電都安全。
在被問到對核能政策的看法時,朱棣文明確指出,一邊是石化燃料造成的空汙及暖化問題,天然氣的費用也十分昂貴;另一邊則是更乾淨及安全的核能,並能推動經濟發展及維持競爭力,「我相信,答案已經在那裡了!」
美國加州原來計畫明年關閉最後一座核電廠。朱棣文說,他曾向州長紐森表示不同的看法。他認為,目前要做的是提升核電廠的安全性,而不是關閉它。最新消息是,該座核電廠確定至少延役5年。
談到核能議題,朱棣文也主張政策應透明、公開、與公眾對話。他表示,即使在他任教的史丹佛大學,也常有反核與擁核的辯論。他笑說,與公眾對話時,「別只是問你贊成或反對什麼,而要討論你有哪些選擇?」作為一位學者,他也強調,好的政策絕對需要專家研究的支持。
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向朱棣文介紹,清華大學有台灣唯一的核工系所,及唯一的研究用原子爐,近年並轉為核子醫療用途。高為元表示,能源議題不僅需要研究來突破,也涉及地緣政治及碳交易等,清華大學將善盡我們的責任,朝淨零碳排之路邁進。
清華台北政經學院院長黃朝熙指出,朱棣文不僅是傑出的學者,也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,他在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領域的深厚知識,以及將其與公共政策相結合的寶貴經驗,相信此次演講能為師生帶來重要啟發。
清華台北政經學院教授陳添枝表示,迎向全球淨零碳排的重要挑戰,清華大學最近成立了永續學院,台北政經學院也即將開設永續學程。陳添枝曾任國發會主委、經建會主委等重要政府職位,深知透過公共政策制訂出淨零碳排的路徑,並說服民眾、得到支持的重要性,「朱棣文為我們上了很寶貴的一課。」
清華大學永續學院副院長范建得提到,朱棣文博士不只以科學為基礎,告訴我們淨零並非是謊言,更帶著大家從糧食、人口、社會層面等宏觀的方式來認識何謂永續。當朱棣文談及學生正嘗試發展的碳捕捉技術時臉上滿滿的愉悅,那正是大師對傳承的態度,也是讓人敬佩之處。
清華大學環文所碩一生林知柔也來聽講。她說,這場演講讓她進一步認識到淨零並非是只有科技業、大企業政府才需要解決,而是攸關全民的議題。台灣的淨零尚在起步階段,也許能夠從教育著手,跨領域整合環保和永續的概念。
朱棣文是全球知名的物理學家,1997年因研發出雷射冷卻與光學捕捉原子技術榮膺諾貝爾桂冠,成為繼楊振寧、李政道、丁肇中之後,第四位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華人。
朱棣文在歐巴馬總統任內,自2009年至2013年擔任美國能源部部長,是首位擔任能源部長的華裔美國人。擔任能源部長期間,他積極推動美國朝再生能源轉型,重視綠能和核能安全發展。
朱棣文曾在2004年至2009年擔任柏克萊加州大學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主任,專注研究可再生能源及碳中和技術,對能源效率的提升做出重要貢獻。
朱棣文現為史丹佛大學William R. Kenan Jr. 物理學講座教授、分子與細胞生理學、能源科學與工程學教授教授、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,也是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。近年專注研究生物物理學、醫學影像及奈米粒子合成與電池技術,並經常發表以淨零碳排為主題的演講,持續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心力。